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探访浙江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尾水”变“资源”
发布日期: 2020-07-15 14:16:0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探访浙江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日净水量20万吨

浙江首个全地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外观。 钱晨菲 摄

绿草织碧毯、流水绕亭阁……在位于杭州余杭临平的水美公园,一排白墙黛瓦的杭派园林建筑坐落于其中,运动、散步的人络绎不绝。

这是一座集人工湿地、江南园林、市民休憩、运动休闲、文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标准主题绿地公园。而与其他公园不同是,在这座公园约7米深的地下藏着一座秘密工厂——杭州临平净水厂。

这座占地仅有74.2亩、日净水量20万吨的净水厂是浙江首个全地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从2016年开工到2018年通水,再到2020年开园,4年,不仅让原本荒废着的土地换了新颜,还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体,摸索出治水的创新之路。

“废地”变“宝地”

浙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然而根据《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显示,近十年前该省人均水资源仅有1760立方米,逼近世界公认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供需缺口大、结构矛盾突出、污染严重、有效利用率低等是浙江水资源的突出问题。

“五水共治”的开展成为浙江治水的突破口。为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污水处理厂的选址是关键步骤。

“建设污水厂需要涉及到周边居民拆迁、安置费用等问题,而且民众肯定不愿意住在环境差、噪声响的污水处理厂旁边,所以我们把不起眼的荒地改造成城市的‘金角银边’。”杭州余杭环境(水务)集团副总经理楼继锋说。

据悉,杭州临平净水厂的选址目标对准了沪杭高速出口的一块荒地。虽然总建设成本增加约3亿元,日常污水处理成本增加0.1元/吨,但由于集约利用土地,整体经济效益却大大增加。

楼继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虽然地埋式的净水厂能耗较高,但其最核心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土地价值的释放上。现在的商业用地约1000万元/亩,一般建一座净水厂要消耗750亩的土地资源,杭州临平净水厂节省的土地约60%,不仅释放了接近百亿元的土地价值,还为周边地块开发腾出了新的空间价值。”

“邻避”变“邻利”

61岁的许根贤是当地南苑街道联胜村人。在该净水厂建设前,许根贤曾和周边村民有过质疑:净水厂造在家门口,会不会污染环境、影响生活?

如今,当他走进水美公园时,眼前宛如湿地的公园美景彻底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没建成之前,我们都不会来这边,现在大家茶余饭后就过来溜溜弯儿。这里晨练的人多,还有油菜花、水稻、喷泉,完全看不出地下还有一个净水厂。”许根贤说。

污水处理过程全部位于地下,不仅噪音、臭气等外部效应得到有效控制,地面部分建设“水文化”湿地公园,还可以作为民众观光、休闲、运动场所,并设置展览和互动设施,拓展工业旅游属性,改变民众对传统污水处理厂的固有印象。

楼继锋介绍,“现在来这边散步休闲的民众很多,我们对公园里也进行了打造,包括加入了网球场、秋千等体育设施,希望民众能多来公园,真正去体会新一代的水处理设施是怎么呈现给社会的。有效化解‘邻避效应’,赢得了周边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了较高的社会效益。”

“尾水”变“资源”

目前,该净水厂每日处理污水约20万吨,为了更好利用尾水,当地对水质进行了再提升。

“污水处理完是向钱塘江排放,比较浪费。考虑到杭州市余杭区内河缺水比较严重,为了资源再利用,部分尾水通过管网布设解决城区的绿化用水,部分通过人工湿地处理后,作为河道补充用水,不仅改善了水质,也节约了成本。”杭州临平净水厂负责人姜乔表示,在改善工艺流程、优化工艺管控后,水质逐步提升至准Ⅳ以上,50%-70%的水都可用来补充内河和其他的景观水系。

姜乔说,“利用沉浸在膜池内的膜组器,在微滤膜作用下,通过产水泵将生化池来的泥水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通过产水泵抽吸,将膜池内经膜组器泥水分离后的清水抽至为尾水池,污泥等杂质被截留在微滤膜的表面,‘尾水’就变成了‘资源’。”

“目前,该厂污水处理是2.0版本,未来,我们将打造污水处理3.0版本,建设污水处理、污泥焚烧、上盖物业、城市湿地、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生态环保产业综合体。”楼继锋表示。(钱晨菲 徐翘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