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规划浪费存三大乱象 需警惕反思规划乱象
发布日期: 2021-03-08 16:21:49 来源: 新华社

半月谈记者调研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存在“规划浪费”问题:有的地方规划过度,有的地方规划失当,还有的地方规划反复折腾“翻烧饼”,带来一堆盲目上马、失败烂尾的项目。当下正值各地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过去种种规划乱象,值得警惕反思。

1

规划浪费存三大乱象,地方兜不住

规划浪费乱象,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过度规划,贪大求洋,烂尾频发。

陕西某城改项目,是10年前该市城中村综合改造重点民生工程,但项目建设工期延宕10年,成千上万购房业主和城中村改造村民仍未能入住;内蒙古某市规划的现代农畜产品物流园区,占地面积达34方公里,10年建设留下的只有一片荒陌;河南某地投资48亿元打造千亩三国文化产业园,原计划2008年对外开放,直到2020年依旧烂尾……

“这些项目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盲目规划的影子。一些项目超出地方实际能力,脱离地方实际需求,违背了经济运行规律。”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赵守国说。

——跟风规划,一意孤行,终成笑话。

新兴产业往往被地方寄予厚望。殊不知,许多新兴产业也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三高”产业。一些地方施政者做规划时一意孤行,不走评估论证等程序,一味追求上“最先进、最高端”的项目,待到局面无法收拾时才意识到,跟风规划,风险不小。

号称全国首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优势的智慧型农场,是在贵州某县前任县委书记在位时主抓的重点工程。当地政府官网介绍,这个“数谷农场”项目占地面积163亩,总投资2亿元。当地基层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虽然农场的硬件早就建好,但这两年对所在村没什么带动作用。

西南一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标榜引进世界领先的太阳能技术、入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但一期生产线投产不久就被迫闲置,工地日渐成为钢筋水泥的废墟。

年来,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产业成为投资热点,跟风规划表现突出。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坦言,在“国产化”的大旗下聚集的半导体初创公司着实不少,可谓处处创“芯”。可惜,一些地方政府只看图纸亮丽,不看企业能力,轻率上马,结果半导体变成了半“倒”体。

在安徽某市,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是建了不少,但充电桩无法充电,有的压根儿没接电源,充电模块也没配。业内人士指出,在地方补贴政策刺激下,一些充电桩运营公司盲目冒进,大干快上,结果资源浪费不少,用处约等于无。

“更可怕的是某些领导发现问题也不愿及时止损,而是加码硬扛,最终把产业搞成了‘死疙瘩’。”顾文军说。

——折腾规划,另起炉灶,浪费可怕。

武陵山区一地,曾耗费巨资建设了数千方米城市规划展示馆,声光电化动人心魄,领导考察赞不绝口。可没几年,因为当地规划反复“翻烧饼”,规划馆设计跟不上领导的创意,只能悄悄关门。

“有的地方,就是领导一换届,规划就换届。”中部一名有着23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乡镇干部说,有的干部认为“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能体现自己的作为,在工作开展中热衷于“另起炉灶”,导致原有的规划渐成废纸。

2

“四拍”干部搞出规划浪费

“在基层,存在一些‘四拍’干部。”北京一所“211工程”高校的团委干部目前在基层挂职第一书记,谈起规划浪费的成因,他给出了这样的分析:一些规划、决策,有的干部“一拍脑袋”就定了,随后,下级“一拍胸脯”就开始干了。然而,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发现有些规划和决策实际难以执行或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才“一拍大腿”发现事情坏了。上级部门如果不再督查、检查,没人问起,就“一拍屁股”算了。

就过度铺张的规划浪费而言,人们难免会联想到年来媒体屡屡曝光的种种奇葩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尤其让人痛心的是,不少工程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给当地贫弱的经济造成了巨额负担。

有西部某市领导明确指出,这些脱离实际需求的建筑背后,明显有地方官员错误的“政绩观”作祟。“一些干部喜欢造亮点、搭门面,喜欢大拆大建,都是为了在短期内出政绩、出成绩。一些干部打定主意,只带走所谓的‘风光’,欠债自有下届领导来还。如此心态蔓延,令地方发展陷于恶循环。”这位领导说。

3

莫让规划浪费影响执政效能

“规划是极为严肃的发展指导纲领,要有充分的科学,作为长期指导方针,不能朝令夕改。”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认为,规划浪费甚至“烂尾”现象不时出现,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消耗,也会直接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执政效能。

规划浪费反映出三方面问题。一是规划的前瞻不够。部分地方政府规划只注重即时需要,容易成为应景式“盆栽”,具体执行难免贪大贪多,造成浪费。二是规划的衔接不强。同一领域相继制定的规划间存在前后矛盾的内容,执行怎会顺畅?硬要推行,容易劳民伤财。三是规划的统筹不高,政府不同部门领域的规划彼此干扰,相互加码,基层执行起来就只能硬着头皮搞浪费。

对此,专家建议,一要提高站位。既要基于问题做规划,避免好高骛远;又要把握方向做谋划,以免急功利。二要注重协调。既要推进多元规划的统一协作,实现“一张图”管理;又要推进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协同,群策群力。三要强化互动。既要注重与领域专家学者的互动“取经”,确保科学化;又要注重与民众的互动交流,确保有可操作

半月谈记者 薛天 向定杰 梁建强

关键词: 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