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用活用好税收大数据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发布日期: 2021-04-12 07:54:50 来源: 人民日报

一张薄薄的增值税发票,蕴藏着经济运行的万千气象。

企业有生产就有销售,有销售就要开具增值税发票,一张张发票记录下企业经营的宝贵数据,这些各行各业的数据汇聚起来,反映出中国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

可别小看这些税收数据。企业经营好不好、产业链条通不通、经济发展是否有活力,通过税收大数据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用活用好税收大数据,既能帮助宏观经济决策,也能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日,记者深入一家化肥生产企业、一条熔喷料产业链、一个税务局采访,看“活”起来的税收大数据如何服务经济发展。

一家企业的故事:

172万元退税款送上门

“我们忘记申请留抵退税,税务部门主动提醒,比企业还了解企业”

2021年2月18日,大年初七。

早上8点,在安徽阜阳市颍州区临泉路356号的办公大楼5层,国家税务总局阜阳市颍州区税务局干部李岩岩正和同事们对电脑上的税收大数据进行“体检”。

提取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数据、与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申请纳税人名单比对……再熟悉不过的操作流程,李岩岩几下就弄好了。很快,电脑显示出几家可能存在“异常”情况的企业。

“咦?这个文胜生物工程公司,不是在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里吗,怎么没有申请退税?”因为定期进行数据分析,李岩岩早就对当地重点企业烂熟于心。

发现“异常”的他立刻去隔壁办公室找税收管理员储大志,作为文胜公司的联系人,储大志对这家企业十分了解。“文胜公司怕是忘记申请了,咱们下午赶紧去一趟。”储大志说。

彼时,在文胜公司的智能配肥车间里,3条生产线轰鸣运转。新厂区刚投入使用,产能充分释放,订单量也成倍增长,原料却“亮了红灯”。

“买原料,得用钱啊。” 在厂区财务办公室里,文胜公司财务总监徐光正在和财务人员一起紧急开会——公司账上流动资金告急了。

对文胜公司来说,春耕前是生产旺季。令徐光没想到的是,产能增加了,现有的原料根本不够用,还得接着买。

“新建厂区花费了大量资金,原料价格又出现上涨。”一边是订单量不断增长,一边是购买原料的资金告急,徐光不断摇头叹气。

“不行就去银行贷款吧。”一位财务人员提出了建议。“等银行批下来,又要等一段时间,交货日就得往后推了,不行!”徐光反对。

“要不,不接新订单了?”又有人提出。也被徐光否定了:“现在市场形势这么好,不接订单会丢掉很多客户。”

讨论来讨论去,还是得抓紧寻找资金。

“徐总监,我们给你们送钱来了!”储大志对着徐光开玩笑说。

“大志,你又不是开银行的,哪来的钱?”看到在税务局工作的储大志和李岩岩到访,徐光很惊讶。

“快看看,是不是这笔留抵退税忘了申请啊?”储大志把几页纸摆在了徐光桌上。“啊?我们还能享受这个政策?”这笔“意外之财”,出乎徐光意料。

“你们前期购买了大量原料,但产品销售额却不高,账面就会趴着这笔应退税款。”储大志耐心解释起来,企业购买原料、设备等支出会形成可以抵扣的进项增值税,而留抵退税,就是对现在还不能抵扣、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退还。

“赶快填单子,申请退税!”徐光和财务人员兴奋起来。

拿着文胜公司填好的申请单,李岩岩和储大志立刻回到税务局,通过绿色通道为文胜公司办理留抵退税。很快,172万元到账。

“我们忘记申请退税,税务部门主动提醒,比企业还了解企业,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事后,徐光连连感慨。

“企业采购、销售数据,在增值税发票系统里都很清晰。税收大数据分析,让我们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储大志笑着说,如今,每一个税收管理员背后,都有“李岩岩们”的大数据分析做强力支持,能动态掌握每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帮助企业。

不仅如此,税务部门正在不断拓展税收大数据分析范围,不仅能实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和个化涉税需求,还能轻松实现税费优惠政策辅导、应享未享税费政策提醒、涉税难题解决等。

“公司上半年订单已排满了,一季度销售额比去年全年翻了两倍。税收大数据帮了大忙!”徐光说。

一条产业链的故事:

上下游企业一拍即合

“再也不用为找不到供应商发愁了,产业链一下子活了起来”

2020年4月10日,广东东莞市。微风拂面,走在路上的程旭心情格外好。

看着下游口罩企业订购的40吨聚丙烯熔喷料顺利发出,作为东莞市泰合塑胶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程旭长出了一口气。半个月前,他的企业差点遭遇一场“断链”危机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口罩原材料成了各家企业的紧俏物资,刚刚复工复产的泰合接到一批聚丙烯熔喷料订单。有订单在手本是好事,公司采购员却焦急地跑过来告诉程旭,“咱们一直合作的上游供应商都还没复工,这可怎么办啊?”

接下来几天,程旭打了很多电话、找了很多朋友,采购员们也没日没夜四处联系,眼见交货日期一天天临,供应商却依然没有着落。

“复工的企业还不太多,供应商短时间内怕是找不到了。”采购人员想放弃的念头愈发强烈,“程总,咱们的订单估计完不成了。”

一边是下游客户频繁打电话催交货,一边是大海捞针找上游供应商没结果。“订单没法按时交付,不仅是延误交货赔钱的问题,还会损害企业信用,甚至可能就此丢掉长期合作的伙伴。”程旭压力倍增。

几天后,好消息却从税务局传来了。

“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电话那头,税收服务专员何深在电话里语气如常。他哪里知道,这通本是了解复工复产情况的例行电话,成了企业的“救命”热线。

何深告诉程旭,广东税务部门刚刚上线了“税务产业链智联台”,能帮上下游企业打通产业链。在何深辅导下,将信将疑的程旭立刻打开手机,通过“粤税通”小程序登录智联台,完成注册后在“寻找货源”功能界面输入“聚丙烯熔喷料”进行查询筛选,一批期销售过这种材料的供应商名单就出现了。

“我在网上查过供应商,没有找到这些企业啊,税务局为啥能知道谁手中有原材料?”程旭感到好奇。

“单个税收数据的信息量有限,但税务部门汇总了所有企业的增值税发票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产业链上的供需状况就比较清楚了。”何深进一步解释说。原来,作为智联台的运营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通过对发票中的原材料商品名称信息进行语义分析、智能分词与模糊匹配,对供应商的产能产量、信用评级、需求强度、风险因素等信息进行综合计算,并结合用户的需求进行优先级匹配排序,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我特意在‘地区筛选’功能里选了‘东莞市’,想着企业离得采购方便些。”最终,程旭选中了东莞市基烁实业有限公司,立刻拨通了该公司总经理王勇的电话。

此时的基烁公司也同样深受产业链不畅之苦。因疫情防控需要,基烁公司将几乎一半的生产线转产聚丙烯熔喷料,产品有了,却找不到买家。“聚丙烯熔喷料产量大幅提高,仓库都要堆满了,我们也发愁啊!”王勇说。

接到程旭的电话,王勇特别高兴,两家一拍即合,一条口罩产业链由此打通。“我们很快谈妥了交易,总算给下游企业有了交代,他们可等着这批货生产口罩呢!”程旭说。

从那以后,程旭便成了“税务产业链智联台”的常客。“之前若想找供应商都是靠熟人介绍、网上搜索,好比在大海里捞针,现在有了台的帮助,再也不用为找不到供应商发愁了,产业链一下子活了起来。”程旭感慨道。

“年底一算账发现,去年全年销售额比2019年多了4倍呢。”提起企业逆风前行的经历,程旭特别自豪,“这不,现在的订单量也比去年这个时候多了百分之二三十。”

“东莞地区制造业企业居多,产业链畅通对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尤为重要。”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吴文杰说,开发智联台有助于解决企业原料供应不畅、上下游产销脱节等关键堵点,为省内产业链供需双方打造双向展示的台。“企业生产了什么材料、哪些企业销售过材料等等,都能通过税收大数据反映出来,税务部门可以有针对地为企业提供帮助,借助智联台畅通企业‘生命线’。”

一个税务局的故事:

税收指数助力把脉宏观经济

“税收指数成了发布会上的‘明星’,帮企业解决了诸多难题,我们打心底里高兴”

2021年3月13日,周六。

已是深夜,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办公大楼的一间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57,58,59,0点,开始。”周日0点,系统会自动开始增值税发票数据统计,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的技术人员会在一旁盯着,防止系统出现卡顿或异常。

周日7点,大楼的另一间办公室里,税收经济分析处主任科员尉小宝早已坐在办公桌前,盘算着今天的工作计划,“差不多到8点,系统就能跑完这些数据,统计出总量了。”

8点一到,数据果然就同步显示到尉小宝的电脑里。他迅速把数据按周、月、季度、年度以及同比、环比增幅等指标制作完成。此后,还要对数据进行检验,比如,看看变化波幅是否正常,分析有没有假期、政策等特殊因素影响。

9点45分,尉小宝完成检验工作,拿出图文兼具的详实报告。在经历了一系列严格审核程序后,尉小宝将局领导审完签字的报告电子版传送给省发改委。周一一早,这份报告要与其他重要经济数据一起报给省领导,作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去年2月至今,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成为尉小宝的常态。

帮企业解决涉税问题、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税收大数据在微观主体经营层面已经体现出很高的价值,但这座“富矿”能否在宏观经济层面发挥更大作用?税务部门很早就在思考,如何通过税收大数据更好地“观”经济,开发出能够助力把脉宏观经济的拳头产品。

2020年,在国家税务总局的指导下,山东税务部门创立了山东税收经济指数体系。“税收指数是通过深度分析征管数据、增值税发票数据、企业申报数据得来的,包含纳税主体活力指数、发展指数、盈利指数、综合指数等一系列具体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纳税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变动趋势和盈利状况,当好宏观经济决策的参谋。”山东省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主任科员刘伟说。

很快,这套税收指数的价值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去年4月,有数据显示,全省90%的企业已经开门营业。然而,税收指数反映出的情况却并不这么乐观。

“90%的企业开门营业,并不意味着都能恢复生产,即使恢复生产,也可能销售得并不好……”通过分析税收指数各项具体指标,山东税务部门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很快,尉小宝和同事们写好了题为《规上工业企业复销好中趋缓亟待再加力》的报告。

报告专门提出要重点关注企业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如一些未复销企业情况堪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国际油价变动对省内重点行业影响较大等。报告还发现,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库存积压严重、国际人流物流不畅等因素可能造成已复工复产的企业面临再次减产停产的风险,有的企业由于库存急剧攀升,不得不减少生产线生产,以缓解库存带来的资金占用压力;有的出口型企业,由于国外订单取消,出口转内销不畅,企业面临停产风险。

报告上报后,省里开始着手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税务部门也继续通过税收大数据,进一步打通产业链,帮助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助力企业更好复工复产。

从此,税收大数据在省内声名鹊起。去年5月底,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始用税收大数据“说话”,准确反映经济运行状况。“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以及一揽子税收减免及精准服务政策的落地实施,山东省市场活力指数自3月份起明显好转,到4月份基本上回升到了2019年的同期水,个别指标甚至超过了2019年同期。”

目前,山东税务部门初步构建了税收指数体系,建立了每月结束后10日内发布纳税主体活力指数和发展指数、综合指数,每季度申报期结束后5日内发布纳税主体盈利指数的固定工作机制,税收指数的编制明显增强了税收大数据服务大局的指向和精准

“看到我们的税收指数成了发布会上的‘明星’,帮企业解决了诸多难题,我们打心底里高兴,工作也更有干劲了,准备进一步深挖数据‘富矿’,让更多税收大数据‘开口说话’。”尉小宝说。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年来,税务部门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税收治理现代化水。数据显示,到2020年年底,全国税务机关精准引导产销对接,已累计帮助企业实现成交项目超过400亿元,税收大数据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利器”。

“数据服务大局要加力。”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表示,税务系统要用好用足税收大数据,尽最大努力为各类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记者手记

深挖数据“富矿” 释放发展潜力

税收大数据是什么?它是让企业应急周转的“救命钱”,是使产业链上下畅通的“生命线”,还是能帮助宏观经济决策的“好参谋”。

国家税务总局介绍,从量上看,税收大数据涵盖7000万企业纳税人和数亿自然人纳税人信息。从质上看,税收大数据既涵盖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也覆盖各类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基本过程。每类数据均可细化到每位纳税人的具体情况,可以细分成行业、地区、规模等不同维度。深挖税收数据“富矿”,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税收数据有价值,其他数据同样如此。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数据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强调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的价值应当被充分重视。

重视数据的价值,发现是基础,利用好更关键。当前,各部门各行业中还有一些好的数据没有被发现,或是利用得不充分。尤其是政府部门,更应主动加强数据挖掘和利用。深挖数据“富矿”,就应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等,抓住机会激活更多“沉睡”的数据资源。数据的生产渠道可能各不相同,但如果加以分析、整理、应用,很可能就会像税收大数据一样大放异彩。

我们期待,数据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在未来能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记者 王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