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配料车间内,100多只标明了色号的染料箱整齐排列。机械操作手熟练地调取相应染料,通过管道将其输送至对应染缸,整个操作精准、快捷。这是记者昨天上午在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数字车间的背后是5G的加持。在迎丰科技印染配料车间内共安装有35个5G网关,通过这些设备,染缸中的温度、酶浓度、入料速度、水量等参数可实时汇总至控制中心,为精准用料提供数据基础。“配色精准率和成功率大大提升。”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经理陈尧宏告诉记者,数字化“产业大脑”打通了全产业链,可对每一缸布的生产成本和生产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不仅实现了第一时间把脉,提高一次性成品率,后期还可根据历史数据精密调制出某一产品的最优工艺、最佳能耗等高效配方。
产业数字化,是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主线之一。去年以来,我市立足产业优势和数字化基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落实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数字化+”“互联网+”“智能化+”正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数字化改革显成效。
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柯桥区“纺织印染产业大脑”作为先进典型,进行交流发言。据了解,去年以来,该区紧扣“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积极谋划打造纺织印染产业大脑,将资源要素数据、产业链数据、创新链数据、供应链数据等全部汇聚起来,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及时分析运算,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目前,首批13家印染企业、500余家贸易企业已接入数据中枢系统。”柯桥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除了加快推进纺织印染产业大脑建设外,我市还同步推进电机、化工等优势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力争列入省级建设(应用)试点,并着手启动黄酒、珍珠、袜业、轴承等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绍兴的产业数字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位于越城区的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司,公司国际贸易事业部生产计划部负责人赵男通过手机上的“数字车间”,就可随时查看订单产品信息、工序情况。“订单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生产到了哪个步骤,合格率是多少,什么时候可以发货,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赵男告诉记者,打通销售、采购、生产的各项数据后,效率提升了,生产周期也从原先的60天缩短至40天。
在今年初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0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我市产业数字化发展指数为98.0分,居全省第二。“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特别是以‘产业大脑’建设推动印染纺织等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探索创新更多特色应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记者 林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