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开幕 推动产业更加适应国际竞争
发布日期: 2021-10-15 11:07:41 来源: 科技日报

10月13日,第24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

开幕式上,北京市副市长靳伟为大会致辞,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代表《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联席办公室发布《行动计划》一期获批的重大创新品种、落地的重大项目以及支持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优秀临床机构名单。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市科委主任许强同志做关于实施《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成效和未来工作布局的主旨报告。

大会指出,推动北京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工作已被明确为助推北京创新发展“双发动机”之一的战略地位。2018年以来北京深入实施《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三年来瞄准问题需求,持续加大改革攻关力度,切实推动产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一是产业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产业规模增速18、19年呈两位数稳定增长,2020年在疫情和带量采购影响下,逆势增长,达到2200亿元,全市医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亿元,为十三五以来最高水平。二是产业创新生态得到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以市经信、市卫健、市药监等19家医药产业密切相关的市区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推进落地了腾盛博药、联影(北京公司)、阿斯利康北方中心等42项重点项目;围绕财政资金供给、人才落户需求、创新产品研发推广及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产业难题出台10余项配套政策;推动水木未来结构解析、沐康高端制剂、百放、新生巢、飞镖加速器等高水平专业平台及孵化器在京落地;通过搭建新药创始人俱乐部、医药健康企业家高研班、产业发展论坛等方式积极营造产业交流氛围。三是新冠科技防控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北京市疫苗和中和抗体从技术创新到研制速度均处于国际第一梯队,两项灭活疫苗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累计向全球供应疫苗34亿剂,国内第一款附条件上市疫苗和紧急使用疫苗全部来自北京;北京市已有5个团队中和抗体项目获批临床;10个诊断试剂和设备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实现核酸、抗体、抗原全覆盖。

2021年新一轮《行动计划》启动衔接,将按照以下思路推动实施,一是突出产业发展方向,在继续推动创新药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创新医疗器械,同时加快布局AI医疗、数字医疗等新兴领域,加速培育形成新一轮产业增长点。二是做好产业体系化谋划与统筹推动。三是突出可落实性,根据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出100多项任务,注重发挥好各区作用,涉及空间等任务分工直接落实到区。四是加强国际化发展,积极引进和利用国际资源,推动产业更加适应国际竞争。

此外,论坛还邀请美国DAC咨询公司创始人、原安进公司(Amgen)全球副总裁Nahed Ahmed,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会长陈晓东致辞;默克全球副总裁、默克中国生物工艺解决方案负责人Ian Carmichael,德勤中国高级合伙人Jens Ewert,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副主任王涛,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等国内外跨国医药企业高管、国内医药上市企业领袖、著名投资人和知名学者到会演讲,参会人数达400人。

据悉,本届论坛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办,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共同承办。将以“AI·健康·机遇”为主题,突出成果转化、前沿趋势、产业政策、国际合作等特色,10月14-15日,论坛安排了大会、专题分组会、政策解读会、路演对接活动等环节,议题涉及干细胞技术与再生医学、人工智能与医药健康融合发展、国际新冠疫苗研发、医药研发服务CXO与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等,在海淀区、大兴区、昌平区设立分会场。

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已举办23届,始终以“透视产业现状,解决发展问题,构筑健康未来”为宗旨,累计邀请医药健康领域跨国企业高管、国内医药百强企业负责人及高效院所专家逾千人到会演讲,吸引境内外代表逾万人参会,外宾近四分之一,累计举办交流会超200场,是展示并发布北京生命科学领域最新技术成果,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企业走向世界、接轨国际的重要平台。(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