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我国经济二季度实现了正增长,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5%,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是供需双方有效互动的结果。短期看,经济增长依靠的是需求持续扩容提质,比如更多的消费支出、更具有带动性的投资。长期看,经济增长依靠的是生产要素供给质量优化提升,比如更优质的劳动力、更高端的技术、更强大的组织能力、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等等。当下,经济企稳回升更多地表现在供给端,而需求端恢复相对滞后。值得注意的是,需求不足会反过来制约供给恢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当务之急是切实提振需求稳增长。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提振需求的主要工具,二者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发力,才能实现较好的政策效果。应当看到,财政政策侧重引导激励社会有效需求增加,货币政策侧重保持物价稳定、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很有力度,专项债、税收政策、政府采购等多措并举助力稳增长。同时,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导致物价上涨、社会融资成本增加。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其中,一季度上涨1.1%,二季度上涨2.3%。另外,1月份至6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4.32%。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强劲的稳增长财政政策下保持物价稳定?很重要的原因是货币政策主动精准配合。
财政货币政策是调控社会总需求的“左右手”,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财政货币政策不仅要精准有力,而且要配合互促、有效协同。上半年,专项债加快发行,带动有效投资增加,接下来将会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此外,投向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的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正在加快落地。可以预期,稳投资效果将更为明显。无论是发行专项债,还是实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目的都是引导社会投资。因此,货币政策更要主动协同配合,着力避免融资成本上升。日前,央行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贷款持续平稳增长;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这对稳定预期、引导社会投资增加、持续提振需求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