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可可,用小小的画笔描绘大大的文物,是她的童年梦想;她叫吉舟,用2400块木构件再现西直门箭楼,彰显了少年的工匠精神;他们是壹贰设计,把文化遗产变成文创产品,让古老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青年规划师赵幸,这样介绍她的“同事们”。
这些年轻人参与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四名汇智”。这个由北京西城区于2017年发起的计划,面向所有普通人,支持他们自发开展名城保护活动。
(资料图片)
日前,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在北京中轴线北段地安门外举办,20余位国内外专家分享了他们在历史城市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在这些经验中,青年“解锁”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式、青年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无疑是焦点。
用自己的青春让文化遗产永葆青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文化部门主任景峰介绍,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自创立之初,公约的核心词就是“可持续性”,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青年的作用尤其突出。
世界遗产领域包括“世界遗产能力建设”,景峰曾参与世界遗产的教育项目,在中国得到了积极响应。“最早是1995年从北京西城区的一所中学开始,之后又在此框架中组织青年论坛、编写教材,积极促进青少年参与世界遗产保护。”
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建福州举办,青年论坛是重要活动之一。该论坛还发布了《福州宣言》,宣言中称,“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加强面向青年人的世界遗产教育和知识分享……培养新一代世界遗产青年保护者”。
景峰说:“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北京也应该动员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积极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四名汇智”至今开展了7轮招募,收获了362份社会申请和379个被支持团队,举办超过600场名城保护公益活动,受众超过10万人。这项计划还形成了上百款文创产品,数十段音频节目、微电影,几百场城市探访,几十万字的口述史,这些都是年轻人参与的成果。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中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首批6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位居世界第二。
李群透露,“北京中轴线”将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我们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创造力、热情奉献给这座城市,让这座古老的城市永葆青春。”赵幸说。
青年是申遗的分赛场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做过很多关于青年受众的调查,对于世界遗产,不少青年仍然存在偏见或误解。“有人一听说遗产,就觉得是古老的、陈旧的,与我没什么关系;有人认为它是属于过去那个特定时代的,与新时代不能同向而行;还有人认为它是属于政府的、专家的,唯独不属于我……”杨越明说。
“面对这样的误解,世界遗产只有让年轻人走近,才能走进。”杨越明说,现在有的年轻人用一些搞笑的、“轻飘飘”的方式来解读、传播世界遗产,引来非议,“但很少有人成为真正的践行者。只有把握青年特征,才能找到让青年打开世界遗产的正确方式”。
杨越明总结,青年的第一个特征是“好奇心”,这有可能让其成为世界遗产的关注者,“比如北京中轴线申遗,怎么让年轻人有兴趣?其中有一个冷知识——中轴线是358度。所以在‘云上中轴’小程序上,他们愿意去找到那个358度”。
青年的第二个特征是“创新力”,这可以让其成为世界遗产的爱好者。此前河南卫视《龙门金刚》节目融合龙门石窟的传统文化和数字媒体艺术,通过3D建模和增强现实的方式,让斑驳的世界遗产焕发活力,推出后火遍全网。而且青年艺术家作为创造者参与其中,本身也是对世界遗产的传播。
第三个特征是“社群力”,这能让青年成为世界遗产的行动者。15-24岁的年轻人是地道的“数字原住民”,他们擅长以多元的方式支持世界遗产保护。“我们做过一个关于北京年轻人参与中轴线申遗的意愿调查,发现愿意在微博、微信中讲述中轴线的年轻人占比超过80%。所以如果说申遗的主赛场是专家,那青年就是分赛场。”杨越明说。
要将文化遗产传承给未来的世代
在澳门旅游学院持续教育学校代校长黄婉妍看来,无论世界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活”起来,才能让人知道它的价值,而青年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到新年,澳门人都会和家人到妈阁庙拜妈祖,这是一种家庭聚会,也是一种节庆仪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黄婉妍在大学教授文化遗产和非遗的课程,她强调,“只有真心想守护的,才会真正理解它的背景,再去发现它的现状,思考可以做些什么去保护它”。
在她的课上,有学生研究鲁班锁,为此还会特地跑到澳门唯一一个鲁班庙,去寻找鲁班锁和它背后的文化传承。青年学生的种种自主行动,让黄婉妍看到了希望:能够强化连接,主动守护世界遗产;研究世界遗产所具有的谱系价值;在数字科技的世界里发挥主动作用。“一块石头本身不会讲话,需要有适当的‘对口单位’帮它讲话。青年就很‘对口’,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弘扬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黄婉妍说。
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考古组一级助理馆长吴卓莹说,她和同事现在的工作,除了保护保育文化遗产资源,更要培育未来的“领导者”。
办事处有一个推行多年的计划——“青少年文物之友”培训课程。自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全面开放报名以来,人数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在新建地铁的时候,曾发现过宋元时期的遗址。经过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遗址最终得以原貌保留,成为永久景区,并把文物历史带到地铁站中。”吴卓莹说,“这个项目非常受年轻人欢迎,说明他们对历史有很高的热情。”
香港现有132项法定古迹,每当这个名单增添“新成员”时,办事处都会推出以青年为对象的创意活动。“我们在古迹里办音乐会,把古迹和年轻人的生活绑定;在地铁站办展览,请来艺术家分享宋代陶瓷的特色。我们在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平台都开设了账号,与他们在网上沟通;年轻人也常常浏览我们的网站,这也催促我们及时更新数据,方便他们找资料,互动互通。”吴卓莹说。
“香港考古遗址及历史建筑反映了我们的历史,考古出土文物证明了香港与内地的一脉相承。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和文化,我们必须要将这些文化瑰宝传承给未来的世代。”吴卓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