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1月9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希望数学”等赫然在列。
近年来,尽管教育部连续公布了通过审核的中小学竞赛清单,但依然有机构违规办赛。对这一违规行为坚决叫停,很有必要。
一些机构之所以没有办赛资质却热衷办赛,关键还是利益心在作祟。这些机构违规举办竞赛,借机开展培训,趁机变相收费,生生把“竞赛”办成了一门“生意”,所获颇丰。为了制造竞赛的“权威性”幻象,他们大玩巧言粉饰、虚假宣传、贩卖焦虑等手段,把某些明明不合规的竞赛伪装成合规的、优质的项目。例如,“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原名“全国奥林匹克英语作文大赛”,竞赛内容为中小学生英语作文、口语、演讲等,对外宣称主办方为“国际双语教育协会英汉专业委员会”“奥林匹克英语大赛组委会”。然而,所谓的“国际双语教育协会英汉专业委员会”“奥林匹克英语大赛组委会”均未经合法注册。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此番操作,很有迷惑性和欺骗性。
这些不安分的机构还设法提高竞赛奖项的“含金量”——例如声称某某赛事可以成为进入名校的利器,并夸大宣传某些影影绰绰、难以求证的升学“事实”,以此制造吸引力,从而裹挟学生和家长卷入关于竞赛、培训的骗局中,形成“请君入瓮”“竞赛内卷”效应,以实现“竞赛利益”最大化。这一乱象加重了部分中小学生的课外负担,扰乱了中小学合规竞赛的氛围,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并以源头遏制和治理的决心加以应对。
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要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引导,提升其对违规竞赛的识别能力。“李鬼”终究是“李鬼”。近年来,教育部接连公开一些机构违规竞赛问题,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今后,有关部门仍需及时针对违规竞赛公开信息、晾晒内幕,并常态化、针对性开展“以案说法”活动,将违规机构的“生意经”和手法详细剖析,让人们对违规竞赛的面目、特质形成“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强化排查,全面、主动打击违规竞赛。应该看到,这类机构通常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甚至暗踩红线。但违规行为再隐蔽,也会留下蛛丝马迹,监管部门提前介入、顺藤摸瓜可以有,对严重违规的机构依法依规关停也可以有。同时,也要时时关注相关领域动态,严加防备违规竞赛“换马甲”复活。
此外,还应下大力气切断违规竞赛的利益链。教育部早已明确,任何竞赛项目包括获奖成绩,均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严格落实这一规定,彻底断绝违规竞赛的最大念想,无疑是釜底抽薪。当心怀鬼胎者无利可图,违规竞赛才会无容身之处。(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