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日前召开的2022年1月至10月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006亿元,同比增长53%;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9211亿元,同比增长63.3%。我国水利事业成绩显著,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永定河等一大批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贯通。
同时也要看到,作为世界上中纬度受季风气候影响最剧烈的国家,我国夏汛冬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基本水情仍然存在,我国水安全保障能力仍有差距。须采取多种举措,从水资源、基本公共服务等角度入手,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效的水安全保障。
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以流域为单元,准确把握洪水发生演进规律,针对突出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以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目标,流域区域相协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提升洪水灾害防御和风险防控水平。
增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要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重点领域节水。深入推动华北、西北等缺水地区深度节水控水,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尚。
加快推进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要以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为“纲”、以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为“目”、以控制性调蓄工程为“结”,统筹存量与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推进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
加快提升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改善农业生产能力和维护农村水系健康为重点,通过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等手段,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系统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要以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心,加强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保护,强化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重点河湖保护修复力度,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强化水治理体制机制法治化和水文化建设。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加强流域统一治理管理,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治理制度体系。加强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引导社会公众增强节水爱水护水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赵钟楠)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