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清溪展馆的留言簿上,一位游客的留言给人以强烈共鸣——“来清溪村,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这样的洗礼,不仅因为这里是《山乡巨变》的原型地,更在于踏上这片土地,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以文化人深层而恒久的力量,真切感受到一位作家、一部文学作品所特有的穿越时空的力量。
透过周立波这位文学巨匠,品读《山乡巨变》,能触摸到上世纪50年代中国南方农村社会巨变的清晰脉络;半个多世纪之后,清溪村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色,成为央视《山水间人家》栏目编导眼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清溪村由里而外的“文化气质”,当然是从周立波这位“人民作家”处流传而来。虽时光流逝,但依然可以从影像、文字、雕塑等载体,触摸到半个多世纪前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巨变,感受到周立波这位“人民作家”留给后人精神的力量。
浓缩的山乡,可感的巨变。如此形容清溪展馆,最贴切不过了。展馆里,立体沙盘和最先进的全息技术,将清溪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些年来,乘着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当地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出连环画长廊、清溪荷塘、立波梨园等20多个景点,建成了精品民宿、清溪剧院、映山红花谷等一众优质旅游项目,清溪村的文化IP越来越清晰。“立波胡子”的乡亲们,过去从事喂猪、织竹凉席的传统产业,到如今吃上了惬意的“文化+旅游”的美味大餐。
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农舍成为“书屋”,在清溪村毫不违和。这个普通的江南小村,因为有周扬、周立波叔侄俩而书香四溢,这块土地上的发展因文化的力量而厚实强劲。近年来,清溪村依托于名人文化与名作文化内涵,打造了立波书屋、艾青书屋、阿来书屋、梁晓声书屋等10家作家书屋和出版社书屋。这些书屋都是在原有民居、农舍的基础上改造来的,既不浪费土地,又与整个清溪村融为一体。把书屋开进村民的家里,清溪村文化品位提升了,村民的日子也更“活泛”了,清溪画卷的轮廓勾勒得更加立体、丰满。
山乡新巨变,共享新洞庭。作家书屋的另一端,一片片收割后的沃野蕴藏着新的生机。在建设“文学之乡”的同时,清溪村还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无人智慧农场,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周立波笔端下的乡村巨变,正在以它契合时代的形态继续着——“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深度碰撞,续写了《山乡巨变》,带富了村民的日子。而与过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模式不同,这个过去不起眼的小村落,正依托文学、科技赋能文旅发展、乡村振兴的新理念,让百姓在家门口有钱赚、有福享,成为无数人追求的“诗和远方”。
岁月新、时节新、脚步新。今年夏季,全国文坛的各路大家汇聚清溪,正式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学实践基地在这个原型创作地正式揭牌。清溪村以它特有的文化底色,迎来了新一轮的蝶变。
平畴沃野,稻香鱼肥。村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在文化的滋润下正拔节生长。“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半个多世纪前,周立波在《山乡巨变》许下的愿景,正搭乘时代潮涌逐渐变成为现实。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