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世界速讯:海外人才为何汇聚于此——成都引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情况调查
发布日期: 2023-01-31 06:45:4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随着四川在国家创新版图中的地位愈显突出,成都正大力引进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努力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这里已经成为海外人才前来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成都在引才政策和产业环境上究竟有哪些优势被海外人才看重?海外人才缘何汇聚于此?

吸引3000多名海内外嘉宾线上线下参加,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4名、海内外院士67名、海外创新团队100多个;来自47个国家的1005名海外人才与四川省345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引才协议……这是前不久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西部海外高端科技人才洽谈会取得的硕果。

随着四川加大力度引进和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都成为不少海外人才来四川的首选之地。当地对海外人才究竟有何吸引力?经济日报记者走访了成都多名从海外至此的创新创业人员,倾听他们选择这里的原因,试图从中解读成都招引海外人才的密码。


(相关资料图)

靶向引才灵活务实

“成都是一座自带‘流量’的城市,政府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这里还拥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川大、电子科技大学等全国知名的医院和高校,这是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所具备的要素。”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进说,2009年与成都“初见”,吸引他的是这里蓬勃发展的经济、宜居宜业的环境、志同道合的同行。

西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首家在中国进行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的公司、拥有约20个内部新药项目且有4个项目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并进入临床试验……创业至今,亮眼业绩的背后是得力人才的支撑:公司全球500余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0%,博士学历占比20%。

李进告诉记者,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也是公司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未来发展的基石。这些不断涌入的人才中,有很多是企业陆续招引的海外人才。

“成都不断迭代人才政策、改革人才计划,市、区两级大力支持用人主体‘带指标、带政策’靶向引进海外人才。”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人才处处长陈亮说,优秀的海外人才不会凭空“蹦”出来,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往往更清楚行业人才在何处,具有目标性的引才工作更能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才生态。

成都先导就是成功案例。作为一家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企业,他们一方面修炼内功,用广阔发展前景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借助外力,依托省、市、区三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项目吸引人才。在对接海内外优质人才时,他们积极宣传并重点介绍与候选人匹配的人才政策、项目及成功案例,这帮助他们近3年来成功引进了多名高层次优质人才。

引才方式还可以多种多样、百花齐放。2021年7月,成都启动了2022“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85个城市的2301名高层次人才同台竞技,促成深圳蘑菇车联、希迪智驾等18个高层次人才项目签约落地。此外,成都高新区的新型研发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面向全球招募的相关人才,经认定后将获得时长3年、每年最高500万元人才补贴,最高500万元安家补贴或获赠一套专家公寓。

人才能留住,也离不开真金白银的奖励。在很多海外人才看来,成都的引才政策含“金”量在全国来说不是最高的,但相关配套政策对创业者极具吸引力。

“我是成都市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成都市大数据领军人才、四川天府新区‘天府英才’计划认定的人才,我的企业获得了持续且数额可观的研发资金支持,我本人也拿到了落地安家费。”“80后”“海归”人才张睿睿创办的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有80多名员工,其中“海归”人才占比超20%。

靶向引才、灵活务实,这是记者走访成都招引的海外人才时多次听到的评价。对他们来说,身处海外,对国内的城市状况、产业信息、人才政策等具体情况的掌握很难做到非常清晰准确,心中难免会有种种不确定性,而灵活务实的政策和多平台靶向引才则为他们提供了更为通畅的创业就业渠道,让供需对接更明确,让信息获取更便捷。

这样的操作带来了显著成效。如今,成都已依托企业、高校、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41个。累计引进“蓉漂计划”专家959名、顶尖创新创业团队98个,人才创办或技术领衔36家企业在A股上市,其中在科创板上市16家。

持续创造“用武之地”

走进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实验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冲刺研发任务。基于PROTAC及氘代等核心技术平台,他们专注于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治疗领域,已申请PCT和中国发明专利200余项,获得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专利授权70项。目前,公司共10项在研产品,4项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海创药业创始人陈元伟于2013年选择来到成都创业。“做生物医药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引入投资人很关键。投资人一方面要看公司潜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当地产业发展的预期。”陈元伟说。事实上,对陈元伟和公司的投资人来说,所谓“预期”是对产业前景和城市发展的预判。

对成都引进的海外人才来说,这座城市要打消他们的顾虑和不确定因素,势必要出台极具竞争力的配套政策,要有魄力和决心让产业发展跟得上或先于企业发展,为海外人才创造“用武之地”。

2022年4月份,海创药业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标志着公司从研发阶段创新药企业向研、产、销一体化的制药企业迈进。而与此同时,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呈现蓬勃之势。在海创药业登陆科创板的前一年,成都印发《关于促进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出打造世界级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到2025年,成都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将达1万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成都重点打造的万亿元级产业。

在成都,有的人背负着投资人的期望,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有的人没有投资人,单打独斗也能闯出一片天地。

获得博士学位的张睿睿创办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后,在没有资本注入的前提下,运行两年多便开始盈利,对此他颇为自豪,“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送餐、货物分拣机器人,我们公司设计的机器人有着最强‘大脑’,是特定场景物联网平台的表达方式之一”。据悉,睿乐达为成都市的政务大厅、医院、文旅项目等多种不同场景设计过最强“大脑”。

“在成都举办的大运会上使用的赛事机器人是我们公司的产品,也是目前市面上集成度最高的一款机器人。它的身体里甚至‘背’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遇到紧急情况时不仅能保证仪器尽快到位,还能现场连线专家提供急救方案。”张睿睿说,不论是大运会还是许多城市项目,都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

位于成都双流区西航港街道空港二路558号的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办公楼看似不起眼,实则“暗藏玄机”,该建筑的外立面与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此实现了完美结合。发电玻璃不仅满足了建筑美学和建筑需求,还为公司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供应。2022年年初,该公司研发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在北京冬奥会多处建筑场景中得以应用,让“成都制造”闪耀北京冬奥会。

“到成都创业首先是因为离雅安市石棉县较近,石棉有我们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其次是因为成都是省会城市,各方面资源相对集中。尽管在公司发展后期我们放弃了对矿产的依赖,但扎根成都,从困难和泪水中走向成功,是我一直以来的坚持。”这样坚决的态度,与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锦功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上世纪80年代,潘锦功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曾在大庆油田短暂工作过。当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学技术,报效祖国”的念头就此扎根心中。2010年,从海外留学归来的潘锦功来到成都创业,这座城市包容开放、支持创新的气质与企业不谋而合。如今,成都中建材已经拥有34项发明专利,多个项目带着“成都制造”的头衔走向全国。

而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创始人王暾眼中,城市在发展中为企业创造的机遇更让他兴奋。他关注到,自“公园城市”理念2018年被成都首次提出以来,即赋予了这座城市建设“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新使命。借助发布“城市机会清单”的形式,成都让更多场景具象成为可感知、可视化、可参与的城市机会。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6.0级地震发生时,大陆地震预警网提前10秒向宜宾发出预警,距离震中300余公里的成都则提前61秒就收到了预警。这套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打造的系统,让王暾及他的团队一战成名。

此后数次震级较强的地震发生时,四川多地居民均能通过手机、电视、学校里的大喇叭提前收到倒计时警报声。“电视、地铁、学校……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在成都多个场景落地,这是研发快步向前的重要推动力。”王暾告诉记者,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全国首个多灾种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建在成都高新减灾所,目前已预警972次,包括了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此外,在6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中,有3个获得了成都高新减灾所的技术支持。

在扎根成都的海外人才眼中,“用武之地”的内涵各有不同。但这座城市正在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吸引着寻找着恰当的人来到这里,“量身定做”最适合他们的“用武之地”。为此,他们来了,他们留下了。

蓉漂之后再无漂泊

选择到成都创业的海外人才中,有不少人与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本来就是成都人、四川人,或亲人在这里,或曾在成都求学……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来到这里,多是因为这座城市带给他们的亲切感、包容感,以及一种“家”的感觉。

“谁来了都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家。”潘锦功说,在成都创业有一种满满的归属感。潘锦功回忆道,有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早出晚归、为处于爬坡期的公司四处奔波是他工作的常态。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他照例上了一辆出租车,准备外出开会。车子开到一条满是烟火气的小巷时,司机突然停下车转头问道:“你还没吃早餐吧?你去吃早餐,我在这里等你。”

近10年过去了,潘锦功没有忘记寒冬的小巷,没忘记小巷里的烟火气,他甚至有一个心愿,找到这位好心的司机。

成都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似乎任何人来此都不会水土不服。同时,成都也不断为来蓉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着力实现“蓉漂之后,再无漂泊”。

除了免费入住7天的“蓉漂”青年人才驿站外,成都还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10万套人才公寓,符合条件的人才购买公寓可享受政策面积8.5折优惠;通过建立青年企业家俱乐部、创业者之家,加快培育涵盖创业安居、婚恋社交、运动休闲各领域的青年社群。

“创业有底气,情感有归属,我们公司的氛围与成都这座城市很像,开放包容。”张睿睿说。

睿乐达没有例会制度,上班甚至不用打卡,但不影响每一位员工各司其职。“创业至今,只有极少数员工因家庭原因离职,我们的人员流动性很低,更谈不上人才流失。”张睿睿说。

“成都在一系列重大活动和事件中的优秀表现,充分反映出了政府先进的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有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这也是吸引众多海外人才来蓉寻求职业发展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进说。

筑城聚人,城因人而生,因人而盛。接受采访的海外人才中,无一不提及成都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与科学智慧的城市治理体系。他们说,融入一座城,就希望用心感知城市的温度,过着如“本地人”一般的生活。

在成都生活,幸福感满满,幸福感里又不乏“冲突感”“碰撞感”。水柱倾泻间茶香扑鼻,韵味十足的盖碗茶也能成为谈项目的“黏合剂”;生活在绿道,工作在跑道,在工作日,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也不乏晨跑健身的年轻人;美味的火锅鲜香麻辣,既能消解满负荷工作的困乏,也能让成功的喜悦一再沸腾……

“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正在用真诚热情的城市态度、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前来创业,人才活力在此竞相迸发,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经济日报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