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陈凤英:中国今年GDP增量或超十万亿 热讯
发布日期: 2023-02-06 08:24:4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资料图片)

据各平台的数据,元宵节旅游、餐饮等消费市场延续了今年春节经济的红火,呈现长尾效应,也为2023全年消费提振起到了重要的“信心催化剂”作用。稍早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提高0.8个百分点至5.2%,称中印两国将占到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50%,而美国和欧元区的增长总和仅为全球增长的十分之一。笔者认为,2023年对世界经济而言,最大的确定因素和引擎应是中国经济恢复性较高增长,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超过30%,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引擎。

首先,市场自我修复能力和基数效应具备。纵观全年经济, 2023年第一季度仍会受到疫情或多或少的影响,经济企稳回暖将是主要态势,但从第二季度开始,经济复苏步伐会明显加快,这一势头能持续至整个下半年。特别是,第三产业中,居民消费、餐饮旅游、体育娱乐、航空运输等服务业将出现恢复性高增长,服务业将再次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最大引擎。第二产业中,房地产业在持续收缩两年后亦将迎来政策支持下止跌回稳,尤其是刚需与改善性需求会拉动房地产市场渐渐恢复,由此促进上中下游-基建建材、家装家具、汽车家电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2022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反复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但是这也从客观上给2023年经济发展留出一个空间。只要中国经济恢复正常发展,基数效应应该能为2023年的经济增长贡献2个百分点左右的支撑。

其次,宏观政策作用将继续发力。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等在2022年已经出台的政策受疫情反复影响,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这些在2023年将进一步延续并优化推进执行,政策效应将在2023年持续显现。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3年将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包括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五大政策。2023年,财金政策的重心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制度政策的重心将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可以预见,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协同发力作用下,今年政策力度将远超去年。

最后,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引领作用明显。经济数字化、数字经济化,是在三年抗疫中中国经济创新、转型、升级最成功的经验,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在艰难环境下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据统计,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5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占GDP比重近40%。特别在数字产业化领域,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建5G基站220多万个,“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4000个,5G用户数达5.6亿户,在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数据,中国的灯塔工厂(体现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水平)有42家,占全球36.8%。可以预见,2023年中国经济的线上与线下互动将加速,在消费、流通、分配、生产等领域形成国内经济良性循环,由此成为拉动经济恢复性增长的生力军。

与此同时, 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普遍乏力,衰退风险挥之不去。各国货币政策普遍收紧,使全球融资成本明显提升,能源地缘政治高度紧张,使通货膨胀压力挥之不去,市场信心不振,商业活动低迷,全球经济“滞胀”重心由“胀”转向“滞”,主要经济体增速下行成定局,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成为世界经济“新常态”。

2022年初突如其来的乌克兰危机对全球发展环境的影响巨大。根据IMF最新的估计,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3.4%,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3.9%。从增速看,这离衰退仍有距离,但下滑幅度过急过大(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6.2%)。尤其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同步收缩,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速远低于历史(2011-2019年为4.8%)年均水平,全球经济难回疫情前水平,各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普遍下移。

客观来讲,IMF上述世界经济预测数据有些过于乐观,其目的或许是为了提振低迷的市场信心。自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通胀率大幅上升,全球已经处于“滞胀”状态,下半年主要经济体经济开始萎缩。乌克兰危机已经造成数十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供给冲击。历史上,每一场供给冲击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高企,市场风险偏好降低,长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如上世纪70-80年代),不可避免引发全球“滞胀”。今天,高通胀、高利率、高成本、低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与障碍。

关键是,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进程,已将世界经济推到衰退边缘。本轮升息频率之快、幅度之大,是过去40年未曾见过。迄今,美联储已连续8次升息,其中4次达75个基点,利率达4.5%-4.75%。据IMF统计,过去一年中,全球有75家央行随美联储升息而加息。估计本轮升息进程将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虽升息空间收窄,但不少央行仍将升息作为遏制通胀的主要手段。历史上,只要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而后1-2年全球经济衰退往往难以避免。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活动均处于收缩状态。根据IMF预测,随着美联储加息对经济产生影响,美国的经济增速将在2023年放缓至1.4%,欧元区经济增速将降为0.7%。

总之,笔者根据目前的情况估计,只要中国经济恢复正常发展,在2022年低基数作用下,2023年中国经济规模会明显反弹,预计增量或再次飙升,可能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名义GDP或超130万亿元人民币。无疑,2023年的中国经济将在全球经济低迷困境下呈现一片独立行情,重新成为世界经济的最大引擎。不过,中国经济也必须在诸如宏观政策的可预期性、市场化改革和制度性开放的决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再创佳绩值得期待。(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