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正值春招时段,有记者在多个招聘平台上看到,一些企业将30岁作为招聘年龄上限。这让不少求职者感叹:“职场的35岁中年危机提前了。”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可能会在30岁左右就感到“年龄焦虑”——担心在现有岗位面临淘汰危机而再就业时,因为“大龄”受阻。
(资料图片)
此做法存在逻辑硬伤
年轻人若是研究生毕业,大致已在25岁左右,从菜鸟新人成长为职场中坚,中间数年的升级打怪是免不了的。一晃到了30岁,蓦然发现,跳槽再就业却因“超龄”而受阻。招聘以30岁为限,对于个体劳动者而言,实在过于残酷;对于人力资源市场来说,又未免太过奢侈。
至于一些企业心心念念的所谓文化、活力等,如果靠30岁招聘年龄门槛来实现,也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点,中年人也有中年人的优点——年轻人有闯劲,敢挑担子;中年人社会阅历丰富,有担当能担当。所以,单以年龄论,是非常不科学的。
向就业歧视说“不”
反对职场歧视的道理很简单,得让劳动者有公平就业的机会,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正当壮年却求职无门,社会投入大量资源培养起来的人才一身所学无处施展,势必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企业将大量中年人推向社会,也会制造社会焦虑恐慌情绪。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就业促进法中也有类似规定。不过,现有法律只有原则性规定,使得“就业歧视”很难被法律认定和强力矫正。我们应该尽快推进立法工作,明确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这可以增加企业违法成本,使企业用工不再“任性”。
应倡导理性的用人观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招工难和“用工荒”交织、就业结构性问题不少的现实背景下,一些企业在用工方面随意设置门槛,已经不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小事,而是关系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行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有序运转的大事。
我们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了,长远来看,职场平均年龄一定是逐年上升的。大家都要看到这样的现实,适应社会转变,一味追求年轻化并不明智。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习惯了一种模式,养成了依赖而已。美容美发就不能看到中年人的面孔吗?或许未必。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钱江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月光:格局真小,拿年龄来设门槛。
@盐与雪:一个优秀员工的成长需要10年时间。
@懒人茶:很少有单位会告诉你,是因为年龄问题不录用你。
@微风下的风景:变着法儿挑你其他毛病,这还不简单。
@铅字流华:别让年龄门槛给就业路添堵。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打工人”不容易,刚刚担心ChatGPT来抢饭碗,又得忧虑“30岁成求职门槛”。当然,一些企业在年龄上“动歪脑筋”,只是为了让劳动者满足企业苛刻的劳动强度要求而已。没人会永远年轻,少点鸡贼,对人对己都好。为此,有关部门加强监督也好,用人单位改变观念也罢,不人为制造焦虑,使就业环境更公平、更友好,才能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者都可以“人尽其才”。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