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各地的烟火气逐渐回归,居民的消费热情正在恢复。
一系列最新数据就是鲜活的注脚: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去年春节相比增长6.8%;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
消费既是国民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起点。它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用举足轻重。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起步关系全局。兔年春节消费火热,为全年消费复苏和经济增长带来了“开门红”,也提振了发展信心。但是,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如何推动消费回暖跑出“加速度”,还需要从政策支持、优化供给、创造需求等方面多向发力。
要用稳定的收入预期增强消费能力。居民腰包鼓了,才敢放开手脚去消费。恢复和扩大消费,根本上在于稳定和增强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一方面,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并加大金融支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另一方面,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要用高质量的供给释放消费潜力。当前,居民消费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恢复和扩大消费,就得把握好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空间,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特别是在健康消费、智能消费、绿色消费、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热点消费上,持续提升供给的质量水平,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要用优良的市场环境拓展消费增长空间。例如,近日山东推出“放心消费在山东”深化提升十大行动,包括大力推行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充分保障消费者线下购物“后悔权”等。就恢复和扩大消费而言,消费者的舒适感、愉悦感、安全感是很重要的外在变量。像那些玩噱头、高价宰客之类的经营行为,不仅影响市场秩序,还会损害消费体验、抑制消费需求,必须坚决予以整治。各地要着力打造公平、诚信、安全的市场环境,通过让消费者获得更美好的消费体验来激发消费活力,拓展增长空间。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传递出的是中央对消费基础性作用的重视,释放出的是有利于消费回暖的积极信号。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如何克服阶段性需求不足,加快提振消费信心、有效激发消费需求?这考验着各地各有关部门的智慧和担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今年消费“开门红”为起点和基础,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消费回暖定会跑出“加速度”,从而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与活力。(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