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守护粮食安全,绝不允许“粮仓硕鼠”横行
发布日期: 2023-02-15 08:35: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资料图)

据2月12日《法治日报》、澎湃新闻网等媒体报道,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通报10起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所涉问题包括利用职务便利,在粮食物流仓储经营、收储库点确定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同时,云南省纪委省监委对事涉11个州市的20起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指出粮食购销领域“靠粮吃粮”问题依然突出,虚构交易、虚假轮换等行业乱象依然突出,主管监管缺失、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粮食领域腐败分子常被称作“粮仓硕鼠”,他们或公然操纵规则或暗度陈仓,中饱私囊。其中,有的将粮食以次充好、以陈顶新,在动态储备粮采购和轮换业务中制造“转圈粮”,非法套取差价;有的出具虚假购销合同、虚增单价、虚报运费和出入库台账套取国家资金或挪用公款私分;还有类似“违规安排轮换销售省级储备粮,致使长期空库、亏库”等滥用职权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等。

“粮仓硕鼠”问题已不是第一次被通报,分析其原因:首先,粮库“守门人”的权力比较集中。在通报中,“利用职务便利”几乎是所有“粮仓硕鼠”身上共同的关键词,他们可以随意拍板、揉捏制度规矩,侵占国有资产犹如探囊取物;再有,管理混乱、运营机制问题重重。从查处的案件来看,粮食腐败不仅遍及收购、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更存在作案手段隐蔽多元化、窝案串案多发易发的特征,这些都表明其暗箱操作的空间过大;此外,监管人员与从业人员内外勾结等问题凸显了监管的缺失缺位,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腐败土壤的形成,云南11个州市“大面积”出问题就是例子。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领域腐败直接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千家万户的生计。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因此,中央一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粮仓硕鼠”之恶,不仅啃食着广大百姓的饭碗,而且“守门人”监守自盗,随意玩弄制度规则为己所用,更是挑战着监管的底线。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仓廪实,不仅要做到粮食收储颗粒归仓,更要着力“防蛀打鼠”。一方面,有关方面要对粮食领域腐败问题坚持“零容忍”,严厉查处、惩治,形成高压态势;另一方面,要立足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层面的补短板、堵漏洞,实现标本兼治,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不久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关于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对紧盯粮食收购、储存、销售、轮换等关键环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了部署。刚刚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些都为下一步推进专项整治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治理要求。

诸如粮食购销、能源储备、应急物资大宗采购等领域,因其对国家和社会稳定运行的意义重大、性质较为特殊,有关工作的开展相对专业、低调,甚至有分级、保密等规定。普通人通常较少关注这些与我们生活“过于密切以致忽视其存在”的领域。这容易导致相关领域的“局内人”在较少被关注的氛围中无视法纪,为所欲为。不断完善诸如粮库、油库、医疗物资等“资源富集多、风险隐患大”特殊领域的监管体制机制,提升监管的有效性,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夯实基础,是有关方面的分内职责,更是百姓的共同期待。

守护好大国粮仓,守护好百姓“米袋子”,绝不容许“粮仓硕鼠”横行。

来源:工人日报